《奧本海默》 — 救世主的哀愁

Roger Huang
Jul 26, 2023

--

「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有一種人既能善用天賦,又能保有善良,叫做奧本海默。由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編導的《奧本海默》,忠於傳記文本《美國普羅米修斯》,以古希臘神話開宗明義告訴觀眾,這是一個因能力而受惠,因善良而受罰的故事,道出「原子彈之父」的成功之路與背後哀愁,被世人所認定的「救世主」,其內心道德困境和政治現實,又如何一步一步向他進逼。

普羅米修斯擁有給予眾生天賦的能力,但他不惜違背宙斯之命,偷取火種造福人間,因此受盡苦難。如奧本海默,身為研發核彈的曼哈頓計劃主導者,同時也是一位富有人文關懷的左翼思想家,起初他深信追求核彈技術是為了阻止德國納粹,進而維護世界和平,所以當德國在二戰中投降後,他曾重新思考核彈研發的必要性,認為不該再拿來對付實質上已戰敗的日本,以免強國陷入永無天日的軍備競賽中。

可惜的是,美國政府與政客要的不是和平,而是為了迎接「勝利」與歷史話語權,直到兩顆原子彈投下廣島和長崎,政治現實的難堪讓奧本海默從自我懷疑到更加地肯定,核武愈發強大,終究只會被人類濫用,讓他寧可違逆當權,也不願替支持研發氫彈的美國政府背書。天賦雖造就了奧本海默,可惜善良卻讓他陷入內心掙扎,以及活生生的政治鬥爭。

電影中襯托奧本海默的靈魂人物,當屬瑜亮情結深厚的愛因斯坦,幾乎成了整部片的關鍵轉折,在電影尾聲,奧本海默和愛因斯坦那場在河畔久別重逢的對話,當時奧本海默已允諾接下曼哈頓計劃,愛因斯坦以過來人的語氣,用參透一切的語氣說道,「你才要開始經歷我所經歷過的一切」,提醒他所深愛的國家與政府,很可能在目的達成後用盡一切方式摧毀他。

此時,奧本海默也向愛因斯坦明示,早在他將核彈研究計算結果交給愛因斯坦查驗後,就已明白核彈引發的連鎖效應極可能燃燒大氣層,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後果。雖然地球並未因此毀滅,但奧本海默的擔憂卻是正確的,核彈研發成功帶來的並非和平,而是全球軍備競賽的惡果。

換個視角來看同一場景,原先找來奧本海默主導曼哈頓計劃的原子能委員會主席路易斯史特勞斯(Lewis strauss),看到兩位科學家竊竊私語,卻以為奧比在和愛因斯坦說他壞話(是多被害妄想),種下了猜忌與暗算的種子,最終讓奧本海默受到不公不義的聽證拷問、喪失安全許可權,更重創學術名譽。一場湖畔對話埋下兩個重要伏筆,可見諾蘭對於劇情安排的精心程度。

整體來說,觀看這部片的門檻並不高,只要事前稍微了解一下二戰人物背景,即便不懂量子物理,還是能有良好的觀影體驗,只是片長3小時加上非線性的故事描述,有時還真要稍微思考下時序,但在諾蘭一步一步鋪陳,愈加能夠深刻感受奧本海默內心的掙扎與道德困境,讓觀眾既痛快又痛苦著。

不得不說,席尼墨菲(Cillian Murphy)的選角實在一絕,精準演活了80年前的奧本海默,本質是個神秘憂鬱、擁有左翼色彩的的物理學家,骨子裡是個穿梭在女子衣袖之間的情場浪子,極具魅力。而路易斯史特勞斯的選角也很關鍵,難得看到小勞勃道尼的反派面貌,演活了「唯有自身利益才是正義」的政客嘴臉,打從心底感受到政治險惡、世態炎涼。

「我現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這句來自梵語的台詞貫穿了整部電影,也是奧本海默完成「三位一體」的核彈試爆後替自己下的註解,看在俗人眼中是至高無上的成就、國家的救世主,對他來說卻是一輩子的陰影與愧疚,印證先知不僅孤獨,更有高處不勝寒、難以言明的苦處。諾蘭的編導能力無須多言,但能把這樣小眾的題材發揮至極且發人深省,明年奧斯卡是該還他幾座小金人了。

--

--

Roger Huang

Journalist | Politics | Human rights | Gender issue | Movie | Music